日本的無障礙設施為什么世界聞名呢?
日本的無障礙設施為什么世界聞名呢?
日本的無障礙設施廣獲贊譽,那么日本的無障礙運動是如何興起的呢?日本公共空間的無障礙設計是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發(fā)展起來的。
20世紀60年代末,日本殘障人士發(fā)起了無障礙運動,希望能向歐美的殘障人士一樣自由上街出行。他們在不同城市檢查無障礙情況,繪制無障礙地圖,從仙臺市開始‘輪椅市民全國集會’,通過交通工具逐漸擴大到京都、名古屋、東京等城市。
1983年到1992年是聯(lián)合國“殘障者十年計劃”,日本政府將無障礙運動從地方提升至國家層面,但考慮到成本,并不是日本整個社會都愿意為達到聯(lián)合國的目標立刻推動無障礙,相應的環(huán)境建設非常粗略,只停留在硬件方面。
直到進入1990年,日本社會結構發(fā)生改變,進入老齡社會。此后,無障礙不再只屬于少數(shù)殘障群體,其對象擴展到老齡者、孕婦、幼兒等。無障礙形成社會問題,才被日本大眾廣泛接受和支持。
在日本的公共空間中,廁所設計是頻頻得到全球游客“點贊”的亮點。早在1985年,日本就成立了廁所協(xié)會,提出了創(chuàng)造廁所文化的口號,并把每年的11月10日定為“日本廁所日”,在當天評選出十佳公共廁所。